殼寡糖(Chitosan oligosacharide)是殼聚糖脫乙酰的產物,它在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年來,殼寡糖作為激發(fā)子能誘導植物產生抗性這一特點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殼寡糖對植物抗逆境方面的影響已有不少報道,但有關殼寡糖對誘導甘蔗抗性的研究尚未見相關報道。本實驗以新臺糖ROC22為試驗材料,在常溫下分別噴施濃度(W/V)為25mg/L、50mg/L、75mg/L的殼寡糖溶液。研究殼寡糖處理對甘蔗葉內多酚含量和幾種相關抗性酶活性的變化情況。金殼殼寡糖表示對其中一種重要的病程蛋白-幾丁質酶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DNS)法測定其活性并對酶反應條件進行優(yōu)化。另外,研究了殼寡糖處理后甘蔗葉內蛋白含量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1、不同濃度的殼寡糖溶液處理后,甘蔗葉片內的多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且處理濃度越大,多酚含量提高越明顯。其中,75mg/L處理的效果最好,在第一天,多酚含量是對照的1.8倍。2、三種濃度的殼寡糖處理均可提高甘蔗葉內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過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不同濃度的殼寡糖處理后,三種酶活性提高的程度不一樣。75mg/L的殼寡糖溶液處理有利于POD活性的誘導,在第三天時達到最高峰,峰值是對照的2.5倍。50mg/L的殼寡糖溶液處理有利于PAL活性、PPO活性的誘導,在第二天PAL活性高出對照1.8倍,在第一天PPO活性是對照的1.8倍。3、3,5二硝基水楊酸(DNS)法測定幾丁質酶酶活條件優(yōu)化結果為:顯色劑3,5-二硝基水楊酸用量9.45mg·g-1,顯色時間為10min;甘蔗葉幾丁質酶的最適反應時間為1h,最適溫度為60℃,最適pH值為7.0。金殼殼寡糖表示三種濃度的殼寡糖溶液處理都能提高甘蔗葉內幾丁質酶活性,并且50mg/L的殼寡糖溶液效果最明顯。4、三種不同濃度的殼寡糖溶液處理甘蔗后,甘蔗葉內蛋白含量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化。不同濃度處理,蛋白的含量變化不一樣。50mg/L的處理對甘蔗葉內蛋白含量影響較大。
專業(yè)殼寡糖,殼聚糖,氨糖廠家,殼聚糖廠家,羧甲基殼聚糖,高密度殼聚糖,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殼寡糖廠家,甲殼素殼聚糖廠家生產企業(yè)。